很多老師誤以為孩子愛做小動作的原因是:
1、低年級學生的意志較薄弱,學習目的性不明確,自制力也較差,不能把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于教師的講課內容,因此常常會搞一些與教學無關的、甚至對教學有影響的小動作,這似乎在情理之中。但是長時間這樣對知識的學習肯定是不利的,不聽老師所講的知識點,時間短了不顯,時間長了肯定會跟不上。
2、有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,無心上學,認為學習是一種“負擔”。因而,缺乏學習動力,那自然也就不會自覺地學習。在課堂上做小動作,也就很自然了。
3、小孩子做事很大程度上依靠興趣,如果孩子對教師授課的內容不感興趣,很自然地就不想聽,感到厭煩,坐著無聊,往往也會做起小動作。
4、家庭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小動作,很可能在家的時候孩子家長本身就會有很多小動作,而孩子每天耳濡墨染慢慢都會養成不好習慣,這也是在課堂上學生小動作比較多的原因之一。 然而,孩子小動作多的真正原因是: 孩子大腦神經發育問題。既不是孩子的主觀意志想多動,也不是沒有學習目標,更不是跟家長學的。植物神經又稱為自律神經,負責人體的呼吸、心跳、體溫、內分泌、新陳代謝、專注等自主行為,自律神經的發育差別,導致孩子的不同表現,這也是為什么對于這種孩子,家長、老師可能用盡了各種辦法都沒有效果。過度的責罰又可能帶來更多的心理問題。所以真正的破解方法應該是從神經發育角度來解決。
通過腦波生物反饋訓練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解決方法,但是在沒有條件做腦波生物反饋訓練的情況下,家長可以用以下方法盡力緩解:
(1)父母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緒,耐心與孩子溝通。 可以問問“今天學什么了,你覺得哪節課最有意思,為什么有意思,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,為什么沒學會”等,這樣便于了解孩子上課聽講的情況及孩子的興趣,能幫助搞清楚學生做小動作的真正原因,從而因勢利導。
(2)認真預習,帶著問題聽課。 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新知識,結合要學的內容,給孩子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,讓她帶著問題去聽課,從而激發學習熱情,不斷地產生新的學習需要。這樣就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有意注意,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,增強自制力,使孩子認真聽課,不再做小動作。
(3)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,幫助孩子克服缺點。 如在文具的選擇上,盡量選擇普通的不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文具;督促孩子不帶與上課無關的東西等。在孩子寫家庭作業時,可以讓孩子把喝水、上廁所這些事提前做好,然后根據作業量規定好完成的時間,提前或按時完成的給予適當的獎勵。這樣對孩子集中注意力,減少小動作也有一定的幫助。
(4)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。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,所以要想使孩子集中注意地學習,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,事先做好各種準備,讓孩子吃好、喝好、穿得適當。學習前也不要讓孩子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戲,使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開始學習。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,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條件,孩子的學習環境力求單純固定。有條件的最好能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,沒有條件的學習環境也要力求單純。孩子在學習時,如果大人走來走去,說這講那,甚至聽廣播、看電視,就會嚴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所以,孩子學習時,家長也最好坐下來,看點書讀點報,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。
(5)適宜的教學內容是集中孩子注意的條件。人的需要、興趣和經驗,直接影響人的注意。如果讓孩子學習的內容與他的需要無關,或是教的內容太深,超出他的經驗范圍,孩子不能理解,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;如果內容太淺,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。只有那些“跳一跳能夠到”的內容,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。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善于從紛雜的現實中,選擇孩子尚未掌握、但經過努力能理解的內容教給他,其注意自然會集中。還有,孩子坐下來剛學習時,家長和老師可以讓他們學習最感興趣后較容易的東西,待集中精力后,再學習其他東西,這樣效果會更好。
(6)安排好學習、休息、活動的時間。 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,時間不宜太長。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,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持續時間不是很長,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后,應讓孩子放松或休息一下。孩子疲勞了就讓他們動一動,喝點水,吃點東西,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兒童坐著一動不動,越是這樣,兒童就越不專心。
(7)明確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孩子的注意。 如果在窗臺上種一盆蒜,孩子不一定會注意它。但如果大人對他說:“這些蒜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,你要是看到它長出了綠芽,就趕緊來告訴我”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注意它。如果這任務是對兩個以上孩子布置的,而且先發現者就是優勝者,或者還能得面小紅旗,那孩子就會更經常的來察看這盆蒜。為什么呢?因為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,任務越明確,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,完成任務的愿望越迫切,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。所以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,
不能光要孩子做什么,甚至強迫他做什么。而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,講明意義,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。這樣任務明確,愿望強烈,注意就能持久。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后還想再學,也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一點,但一定不能因為孩子情緒高,就無限增加,那會引起孩子厭倦、疲勞、失去學習的興趣,注意不集中,記憶效果也不好。要在孩子興趣正濃或剛開始降低時及時停止,使其留有余興,下次還愿再學,這樣注意就能持久不衰。
(8)游戲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。 在學校和家庭活動中,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戲,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,養成專注的習慣。此外,孩子在玩游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,在其聚精會神時家長和老師切不可隨意打擾,干涉,因為此時不斷的干擾孩子,不僅會使孩子玩得不開心,而且不利于他養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。
博瑞思腦波生物反饋專注力訓練中心 博瑞思致力于上課專注,不走神;作業自理,不拖拉;做事條理,不馬虎;情緒穩定,不急躁;學習認真,愛思考;大氣穩重,小動作少。另外,對多動、自閉、書寫障礙、閱讀障礙、數學障礙有專業方案。